教学目标:
科学探究:
【资料图】
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。
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。
科学知识:
知道电能产生磁。
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,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,断电磁性消失。
教学重难点:
重点: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。
难点: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,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;引导学生在“玩”中观察发现,提出新的问题。
实验器材:电池盒、小电珠、灯座、(铜芯)导线、指南针、铁屑等。
一、谈话导入
1825年,英国人斯特金根据“通电导线有磁性”这一发现发明了电磁铁,我们也来做一个吧。(板书课题:电磁铁)
二、新授
(一)制作电磁铁,探究基本性质
1.请学生阅读课文P3铁钉电磁铁的制作方法。
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如下:
准备材料:铜线、铁芯、电源、绝缘胶带等。
将铜线绕在铁芯上,绕的圈数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。绕的时候,要注意每圈铜线之间不能有间隙,要紧密贴合在一起。
接上电源,将电磁铁通电。电流通过铜线时,会产生磁场,使铁芯具有磁性。
使用绝缘胶带将电磁铁的铜线固定住,以免磁场干扰。
测试电磁铁的磁力是否符合要求。可以将电磁铁放在一些小物体上,看是否能够吸附住它们。
制作电磁铁需要注意安全,尤其是在接电源和测试的时候要小心谨慎。同时,铜线和铁芯的选择也会影响电磁铁的性能,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。
⑴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。
⑵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。
⑶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。
制作完电磁铁,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?(用自制电磁铁接触回形针)
(二)、研究电磁铁的制作材料
1、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电磁铁的构造,它可以分成几部分?
2、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,在电路接通后,还能吸引回形针吗?
被导线缠绕的物体 能否吸引回形针
3、介绍磁化现象。
三、总结回顾
1、想想你有什么发现,把你的发现写下来。
四、课外拓展
请同学们课外用制作的电磁铁实验,看关于电磁铁,你会产生哪些感兴趣的问题?